close

2014華文朗讀節-譯動國界論壇7/31
主題是一本譯作的生成:編輯和譯者的對話02
情緒與期盼:編輯與編輯之間的永恆角力
是 遠流出版三部副總編輯陳希林 X 遠流出版三部總監汪若蘭 與談
----------
出版產業的結構
出版公司:編輯、行銷、業務(跟通路打交道)、行政(法律、財務)
支援體系:印刷公司、排版(SOHO)、美術編輯
創作體系:作者、電影公司、寫手、一般公司
銷售管道:書店通路、非書店通路
-----
有時譯者翻的書不盡人意時,照樣付稿費,但請另外一個人重翻
譯者有時會忽略很多陷阱,如果初稿沒問題,後來發現有問題,
要重新來過,一一對原文,於是找到一個好的譯者是很幸運的,
因為不必操心往後的緊急處理和來不及出版的壓力,
編輯要隨時保持警覺性,讓譯者試譯一小段文章,
看對方的文筆和問題以及危機處理,
-----
什麼是好的譯文?信(信實)、雅(文雅)、達(流暢)
書要被看懂,進而口耳相傳
盲人測試法:唸故事給她聽,如果聽得懂代表很流暢,有些還會流淚呢
文學作品會尊重譯者,保留文筆和想法,但非文學類的,如心靈或工具,通常會以編輯個人的想法來編。要和譯者溝通,銷售出去才能發揮內容,
盡可能譯到百分百正確,避免去誤導讀者方向,
當時”快思慢想”一出來,寫得太深看不懂,造成讀者退貨讓出版社損失極大,我那時真像主持人所說以為自己太笨,所以看不懂很正常。
政府遷到台灣前屬右派:聽得懂、流暢,遷來台灣後屬左派,整個貼著原文走,太拗口晦澀。
翻譯是任重道遠的工作。
-----
發問回答
未來中文翻成外文的市場與發展性為何?(我第一個舉手的哦,還第一次拿到有奬徵答的書)
陳副編說這商業性的可能性很低,只能是小眾市場(但我覺得這有發展的可能性)
有位波蘭譯者Marta(俐落的短髮,漂亮的大姊姊)坐在下面回應我的問題,她說譯者喜歡,才幫忙翻,但是有機會的,坐我旁邊的加拿大譯者石岱崙,跟我說,法國人喜歡中文,英文比較沒辦法,然後我問他是不是因為外國人,不太注重東方的文化意識,所以也比較少人接觸華人的思想?(不過他聽不懂我的問題。)


→圖片轉貼來源:
譯動國界論壇 Translation across Frontiers Forum Taiwan

At 遠流別境-華山創意園區


延伸閱讀
【譯動國界】譯作的生成:編輯和譯者的對話06
【譯動國界】譯作的生成:編輯和譯者的對話05
【譯動國界】譯作的生成:編輯和譯者的對話04
【譯動國界】譯作的生成:編輯和譯者的對話03
【譯動國界】譯作的生成:編輯和譯者的對話01

 

arrow
arrow

    Ya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