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故事背景)

1935年,德國佔領挪威時,成立了「生命之源」組織,

專挑納粹優秀成員與挪威女性進行優生。

因此誕生的一萬二千名「戰爭兒童」(War Child),

後來卻因為納粹垮台而遭受歧視,有些便被特務組織所吸收,

利用他們雙重國籍身分,來進行諜報活動…。

----------

(預告片)

 

 

(劇情心得)

凱特琳變裝回德國想抹去以往的紀錄,豈料在機場被律師碰見,

那痛苦的回憶就從這裡開始揭開瘡疤,即便她拒絕出庭為戰爭兒童辯護,

因她曾經也是孤兒的身份,無法拋下那終究還是屬於她的過去,所以她去了。

 

電影一開頭,先播出改變命運的那個契機點,

再使用倒序的手法,重頭開始演,

導演用左右顛倒的畫面,避免劇情的重複讓觀眾不耐。

 

故事進行中,總在入睡時摻雜一段模糊的記憶,

因為律師的來訪,使凱特琳逐漸回憶起她最想忘卻的她,

那段模糊不清的畫面,隨時間的推進越來越清晰,

即便在自己深愛的男人身邊,也無法安穩入睡。

 

原以為凱特琳是反派,因為頂替她人的身份,

沒想到她自己也是戰爭的受害者,

還是個孩子的她失去父母,

被暗地的組織利誘成為間諜。

 

可心地善良的她根本無法忍心,頂替真正擁有這個名字的她,

試圖幫助對方逃跑,卻被當成同夥棍擊,

在扭打的過程卻使對方受中彈而亡。

 

在她無法不揭穿自己的身份時,

告訴她的母親真正的事實,

一條生命就這麼輕易在她眼前消失,

彷若還能感受到對方倒臥在胸膛裡的溫度,

在這裡她哭了,她說:「原本我可以救她的……」

就像間接殺人般,在她的心靈刻下印記。

 

凱特琳的丈夫在知道真相後問她:

「為什麼你可以一直這樣活著呢?」

她沒有回答,就算說出口他也許不會相信她是真的愛他。

 

身為組織下屬,即便他對凱特琳說:

「我一直都是愛著你的。」

但對於他的愛卻不及對國家的忠誠,

他曾給她機會,若她肯接受指令到古巴避風頭,

可能就不用動手處理她了,

雖不像對真正的凱特琳那般殘忍,

可這能夠預見的結局總使人感到悲傷。

 

我看著主角內心的糾葛纏繞著她,

她的善良最終卻沒有帶給她真正的幸福,

而她的女兒直接喊著她的真名時,而不是稱呼她為母親時,

語氣帶著敵意插進她心裡,

我整個無法不投射在她身上,

我大吐一口氣,心裡也跟著抽了一下。

 

凱特琳最痛的就是無法救稱呼她自己母親的女兒,

所以她對著母親留下真正的淚水,

在法庭上講述逃跑那段別人的記憶,哭了,

是因為聯想對方的遭遇,讓她心有戚戚而落淚。

 

就算讓丈夫誤會她有外遇,

也要保護自己的家人不受傷害。

自己徹頭徹底就是受害人。

 

電影播映完畢,我止不住淚水,一直把自己往凱特琳的腳色丟,

心疼她內外夾心的處境,且被自己深愛的人傷害的感受,

因為她是多麼想獲得擁有家人的幸福,

即使自私,厭惡真正的凱特琳,她心裡還是那個最純真的她,那個渴望有愛的她。

看著這麼脆弱且需要保護的人,我心裡就無法不跟著疼痛。

 

----------

(幕後)

導演在拍這部片做了許多功課,拜訪了多位「生命之源兒童」、

聆聽他們的悲慘命運,以及意欲尋找母親的渴望。

他還和一些當年的東德特務碰面,深怕自己會被做掉。

 

茱莉安柯勒是女主角,她是德國人,不會講挪威語,

為了跟挪威國寶級影后對戲,她瘋狂練習挪威語,

這部片讓她問鼎德國奧斯卡三次影后。

我好欣賞她的演技,話不多,

在舉止間把情感流露出來。

----------

這篇不是影評,

就影評來說我寫得比白日夢冒險王還爛,

沉澱在劇情裡,讓我難以思考生活有什麼地方可以呼應,

單就一個觀眾而言,這是對我最大的獎勵了。

 

At 文藝營

arrow
arrow

    Ya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